德昂族饮食(为什么德昂族的历史上说德昂族是茶的后裔?)

1、为什么德昂族的历史上说德昂族是茶的后裔?

在中国西南部的德宏州,有一个——人的德昂族,世代种茶。德昂族是当地现存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号称“茶的后裔”,目前人口不到两万。今天,我将向你介绍这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据文献记载,公元前二世纪,德昂族的先民就生活在云南省德宏、临沧一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叫“崩龙”。1985年9月,根据当地人民的意愿,正式更名为“德昂”。

根据德昂族的传说,在德宏州龙川县有一个古老的德昂族,在女王统治的王国里有他们的宫殿。虽然古宫殿没有得到证实,但这个传说已经刻在了迪昂人的心里。德昂族人、龙川县八村官员郭说:

“当时[德昂族]是女扮男装,主要是在这个[德昂族]女王的统治下。它历史悠久,有近千年的历史。”

德昂族是一个崇尚种植和饮茶的民族。德昂族没有自己的语言,这是他们的长篇口头史诗《达古达来葛莱表》中说的。在远古混沌世界,茶树是万物之祖。当时,这片土地一片荒凉。茶树把102片茶叶扔到地上,变成了51个男人和女人,他们是人类的祖先。

德昂族是茶的后裔。哪里有德昂族,哪里就有开满茶树的山。德昂族长期生活在山区,山区气候炎热多雨,饮食以酸辣为主,喜欢喝浓茶。当地成年男性和中老年女性每天都离不开浓茶。一般人喝了这种茶晚上都睡不着,但是德昂族人习惯了,下班喝这种茶更有精神。

还有一种独特的德昂族酸茶,可以清热清洁口腔,流传了上百年。但由于德昂族酸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这种酸茶只能由德昂族人饮用。

正是当地独特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得德昂族创造了这种独特的制茶方法。不了解德昂族的历史,很难喝到真正的德昂族酸茶。当地茶艺师卢国丽女士说:

“它喝水主要是为了清热,然后帮助消化。就是说你喝了以后,味道有点酸,但是就是说很甜,然后脸颊上有液体的感觉很好。我的喉咙很舒服。”

制作德昂酸茶,要采摘新鲜的茶叶,用芭蕉叶包裹,放入铺有芭蕉叶的土坑中,放置七天左右。然后,把茶叶拿出来,在太阳下晒两天,边晒边搓。茶叶晾干后,包好盖三天,再拿出来晾干。经过这些复杂的程序,茶就可以喝了。在潮湿的中国西南部,酸茶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健康饮品。

德昂族过去有用酸茶煮饭的习俗。但由于制作时间久远,德昂族很少自己制作酸茶,只有茶艺师或专业茶厂还在制作。

虽然很少有人泡茶,但茶在德昂族人的生活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德昂族讲究“茶是你想要的”。走亲访友,向媒人求婚,一定要用茶作为见面礼。婚礼上,媒人会把男方准备的茶叶等礼物交给女方家的长辈,然后新郎就可以接新娘了。茶在德昂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其消费量惊人。所以德昂族的房子前屋后都种上了茶树,空气中随时弥漫着茶香。

德昂族饮食(为什么德昂族的历史上说德昂族是茶的后裔?)

2、德昂族饮食德昂族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德昂族喜欢吃酸辣,喝浓茶,种茶。几乎家家都种茶树,被称为“古茶农”。他擅长制作竹制器皿和草筏。制作银器是德昂族的传统工艺,在周边民族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德昂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中国的邻国缅甸也有分布。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饮料。尤其是成年男性和中老年女性,几乎一天离不开茶,喜欢喝浓茶。当他们喝茶时,他们经常把许多茶叶放进一个小茶壶里,加入少量的水来煎茶。当茶是深棕色时,他们把它倒进一个小茶壶里喝。因为这茶很浓,

所以一般人喝了会异常兴奋,晚上睡不着。但是德昂族人因为经常喝酒,所以嗜酒如命。如果他们一天不喝酒,就会手脚无力,四肢无力。相反,如果你煮一壶浓茶,喝几口,当你累了的时候,你的心会被刷新,你的精神会加倍。

茶不仅是德昂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而且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几乎总是离不开茶。德昂族讲究“茶来了”,客人必须先以茶相待;走亲访友、向媒体求婚时,必须以茶为见面礼;如果有愉快的活动邀请亲朋好友来访,一小片用红十字线包着的茶叶就成了‘请柬’;如果两个人发生矛盾,错的一方可以通过送一包茶得到对方的谅解。可见茶叶的作用是其他货币无法替代的。

由于茶叶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茶叶的消耗量非常大,所以德昂族的每一户人家都习惯在房前屋后种一些茶树。德昂族善饮浓茶、种茶,故被周边民族称为“古茶农”。

德昂族喜爱浓茶,以擅长种植茶树而闻名,因此被称为“古茶农”。茶在这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他们对茶也有着特殊的感情。院长大人男性和中老年女性都喜欢喝浓茶,据说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说起德昂族人喝的浓茶,真的是名副其实。他们将大量茶叶放入一个能盛100升水的壶中,加水煎煮。当茶呈深棕色时,他们就把它倒进人们通常所说的“牛燕清杯”。外国人通常将这种茶在沸水中浸泡几次。

因为德昂族人经常喝浓茶,久而久之就对茶上瘾了。当茶瘾爆发时,人们会感到虚弱,尤其是长途步行时。但是,只要他们泡上一壶茶,喝上几杯,精神就会焕然一新。人们常说德昂族离不开茶,常以茶为礼,可见“茶可思”。如果久别重逢的亲友来访,礼物是一袋茶叶。当客人来的时候,主人总是为客人烧水泡茶。男青年提出要请媒人当媒人,会先带一袋两三斤重的茶叶到女方家。

如果有节日,邀请朋友和家人来,并赠送一小块用红十字线包裹的茶叶作为象征。如果群众之间发生纠纷,一方因为自己的过错请求对方谅解,会先给对方送一包茶叶。当一方敬茶时,如果是正当的,另一方会原谅。这是德昂族的习俗。如果你给的是钱和东西而不是茶,会被认为你不懂德昂族的“礼仪”,不会被理解,甚至会把事情做得很糟糕。

如果他们之间的纠纷无法自行解决,则需要负责人进行调解。还应该用一小块茶叶和一根小象鼻虫香烟包好,标上“”交给负责人,然后说明各自的理由。由于茶在德昂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每家每户都习惯在民居周围或村庄附属的山坡上种植一些茶树,供采摘、揉捻和晾晒。

除了干茶,德昂族还制作了一种湿茶,史书上称之为“古茶”。他们把从蔬菜中采摘的新鲜茶叶放入一个大竹筒中,压制密封,糖化后再食用。你不需要做湿茶。你可以把它从管子里拿出来,放在嘴里嚼。这茶有点酸,有点苦,有点甜。这种茶可以消暑清热。人们喜欢在炎热的地区嚼酸茶。

德昂族饮食(为什么德昂族的历史上说德昂族是茶的后裔?)

3、德昂族的民族风俗

德昂族民族风俗

1、宗教习俗

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村村寨寨到处都是佛寺和佛塔,佛塔造型与傣族佛塔略有不同。也有把小男孩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的和尚的传统。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2、饮食习惯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

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德昂族喜吃酸辣,嗜喝浓茶。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饮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几乎一日不可无茶,而且好饮浓茶。他们喝茶时,常常将一大把茶叶放入一个小茶罐里加水少许煎煮,待茶呈深咖啡色时,将茶水倒在小茶盅里饮用。

3、建筑特色

和南方许多民族一样,德昂族喜居干栏式竹楼。这种竹楼多用木料做主要的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楼板、晒台、围壁、门、楼梯等均用竹子为原料,房顶则覆盖茅草。

德昂族的竹楼多依山而建,坐西向东。主要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式。比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宏地区为代表的一户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楼。这种竹楼分主楼和附房两部分。

主楼呈正方形,楼上住人,分为卧室和客厅,供全家人起居、会客和存放粮食、杂物之用;楼下圈养牲畜。附房多建在主楼的一侧,用作堆放柴草及安置舂米的脚碓。这种竹楼外形别致,美观大方,据说很像古代中原地区儒生的巾帽。

4、服饰特色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青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

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

此外,在德昂族的饰品中,五彩斑斓的绒球也颇具特点。男子包头巾的两端、胸前,妇女衣服的下摆、项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绒球。这些绒球如同朵朵鲜花开放在他们的胸前和项颈间,鲜艳夺目,别具一格。

德昂族的节日

1、泼水节

泼水节是德昂族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时间在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节日一共有三天。仪式开始这天,德昂群众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背上从井里打来的清水,带上自己准备好的各种食物,手捧一束束鲜花,汇集到本寨的佛寺(奘房)去过节。

仪式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老主持,并致祝词。致罢祝词,男青年们敲响了象脚鼓,跳起了象脚鼓舞。女青年合着鼓声,跳起了“堆沙舞”。其他人手捧竹水筒,举过顶,依次往雕龙画经的水槽里倒水,为象征佛祖化身的佛像冲浴,意即缅怀先辈的恩德,预祝来年风调雨顺。

其间,人们还提着空竹筒,争先恐后地去接从佛像上淌下来的水,或喝进肚,或洗脸洗手,以示避开病魔,来年吉祥。

泼水首仪过后,人们开始将所带食物置于供盘上,供于佛像前,齐声朗诵祭词,然后让参加泼水节的人们品尝。以上仪式过后,人们便以象脚鼓队为前导,排成长队,翻山越岭,来到井边、泉边、河边取水,以取水来欢度自己的节日。

2、关门节

德昂语称“进洼”。每年傣历九月十五日(农历六月中旬)始,为期3个月。关门节是农业生产最忙的时候,它要求青年男女们自我约束,集中精力,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即关起爱情、婚姻之门,节日期间不准谈情说爱,不准男娶女嫁,也不准僧侣们到村寨中留宿,他们要净居佛寺,专心念经,提高德性。

关门节中的前3天,众人到佛寺赕佛,不下地劳动,青年男女们则集中在一起唱“别杆柴”(德昂族民歌),跳舞。3天过后,每7天众人都要用花、香、烛等小供一次佛,第八天要到佛寺去祭佛,听佛爷诵经,祈祷佛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3、开门节

德昂语称“出洼”,是在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农历九月)举行,为关门节最后一天,节期3天。开门节即启开爱情婚姻之门。这时,农忙已经结束。头天,德昂村寨举行宗教仪式,庆祝粮食丰收。次日未婚少女都要到佛寺烧香敬佛,感谢佛爷开禁爱情婚姻之门。最后一日早晨,青年男女们要听佛爷讲经布道,而后当地群众进行赶摆(集市)和赕佛。

4、做摆

也就是做大贡,又称“赶摆”,一般在农历二、三月份农闲时间里择日举行。做摆是以村寨为单位。在做摆前,村寨里要事先准备好粮食、经费和黄牛、肉等用品,以便为远近其他寨子赶来参加者提供食宿。

头一天为迎佛,次日拜佛后,众人听佛爷讲经。最后一日,客人离开,寨子里的人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据说做摆可以使本村寨群众清洁平安,免遭灾祸,并能驱鬼邪。

5、烧白柴

德昂语称“孔通”,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四日晚举行。所谓白柴就是一种无皮、表层为白色的树木。节日之前,德昂村寨派人上山砍白柴,按“井”字形状架在村寨附近。

节日当天晚上,吃完晚饭,众人到佛寺将佛像“请”到白柴堆旁,点燃白柴堆,村寨中的人们都围坐在火堆旁烤火,寺院中的僧侣当夜也要参加烧白柴,为大家诵经祈祷,愿佛保佑德昂人吉祥如意;众人待到柴堆烧尽,才将佛像抬回寺院,各自散去。次日,由佛寺里的佛爷将炭灰置于土罐中,供于神坛,以示给佛祖取暖。

4、德昂族的风俗习惯

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德昂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很少和外族通婚。男女青年恋爱自由,女子在选择对象上有一定自主权。本民族内部没有严格的等级婚,只要对方愿意,贫富人家可以联姻。男青年到十四五岁时开始串姑娘,晚上他们到女青年家门外吹芦笙,引出姑娘来谈恋爱。双方建立感情后,互赠手镯、腰箍、项圈、篾箩、织锦接包等生活用品,然后再请寨中老人往女家说媒。

德昂族一般行土葬,凶死者则行火葬。对正常死亡者,先停尸于房内,并将房中间的篱墙拆掉。尸体头朝东停于火塘右方,横放,用艾叶浸水浴尸,剃光头发,穿上新装。然后将尸体放于棺内,用白线或红线栓在死者的两个拇指、膝盖上。其目的是使死者的灵魂不得返回家中。还要在死者嘴里放碎银,作为死者的摆渡费。女尸放入棺内,取脸朝天式;男尸则脸朝地。装棺后,鸣枪通知诸亲友。这时,解除所栓的线,将手平伸。通常停棺3日,并请和尚念经超度。

1、德昂族,也称“崩龙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民族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分为“布雷”、“汝买”、“若进”三种方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长期与傣、汉、景颇等民族相处,许多人通傣语、汉语和景颇语。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总人口数为20556人。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的民族自治政策保证了德昂族人民享受到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利和民族自治权利。1953年7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5月改自治州)成立,其中德昂族代表有12名;在德昂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州、县各级人民政府中,都有德昂族的干部,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有德昂族代表参加。

1987年12月,在潞西市三台山建立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单一德昂族民族乡。1988年3月,在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有由佤族、拉枯族、傈僳族、德昂族联合建立的军赛民族乡。

:百度百科_德昂族

5、傣族 德昂族 景颇族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1、傣族风俗习惯

服饰:傣族男子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着长裤,多戴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

妇女服饰因地而异,西双版纳傣族妇女上穿紧身内衣,套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着花色筒裙,将长发挽于头顶,上插弓形发梳,或戴花头巾;

德宏傣族妇女婚前穿白色或浅蓝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穿对襟短衫配黑或花色筒裙,青年妇女多束发于头顶。

饮食:主食以大米为主,喜食酸辣、好吃鱼虾等特产,爱喝酒,喜嚼槟榔。

行土葬、火葬和水葬,以土葬为主。

主要节日有泼水节(傣历新年)、关门节、开门节等。

禁忌: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村寨。进寨家竹楼,要将鞋脱在门外,在屋内走路要轻。不得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越火塘,忌移动火塘三脚架,不许用脚踏火。

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禁止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等。

2、德昂族风俗习惯

服饰: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短上衣和宽大短裤,过去有文身习惯。女子多穿藏青色或黑色对襟短上衣和长裙;姑娘成年后,在腰部佩带五六圈甚至二三十圈宽窄不等,漆成红、黑、黄、绿诸色并刻有各种花纹图案的藤篾“腰箍”。

饮食:主食有大米、玉米,嗜饮浓茶,喜吃竹笋。

普遍行土葬,对患传染病或其他非正常死亡者则行火葬。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和一些祭祀活动等。

禁忌:忌拍摸男子的肩头和妇女的包头、衣物。不能手拉手赠物。客人不得从后门出入。不许用脚碰或跨越火塘。借宿时,即便客人是夫妻也不得同居一室。

被子头尾不能颠倒盖,不许坐在帽子、上衣和枕头上。不能直接喊有子女者的名字,须以其子女的名字称其为某某的父亲或母亲。除晚上谈情说爱时或节日外,禁止随意吹芦笙。禁止砍伐供奉的大青树。刀子不能放在锅、碗和谷米上面。

3、景颇族风俗习惯

服饰:男子多穿黑色对襟短衣,裤腿短而宽;妇女多穿衣领周围缀满银泡、银链的大襟短上衣和用红毛线编织的艳丽筒裙,戴毛线护腿。

饮食:以大米为主食,常饮自酿水酒,喜嚼用草烟、芦子、熟石灰等配成的“沙枝”。

有对歌结交的习俗。正常死亡行土葬,否则行火葬。

禁忌:忌讳骑马进寨。进门先拖鞋,进屋后不应久立,要按位置就座。妇女不得托下巴而坐,不能跷二郎腿。不许在长辈面前开玩笑,做怪动作,乱翻动包头。不许外人触摸身边佩挂的刀枪。

4、阿昌族风俗习惯

服饰:男子多穿蓝、白、黑色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已婚女子穿裙子和窄袖对襟上衣,未婚则穿长裤;每逢节日,妇女都要佩戴银饰。

饮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薯类、蔬菜、肉类等,嗜酸性食品,普遍有嚼槟榔的习惯。

青年男女恋爱、社交自由,若成婚需经父母同意,家中无子,可招婿上门,所生孩子随母姓。一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者须火葬。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会街节等。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