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曲(好听的小提琴曲有哪些?)

1、好听的小提琴曲有哪些?

1、《沉思》

作者:儒勒·马思涅(Jules Massenet),法国作曲家,1890至1920年间的法国作曲家均受到他的影响。马思涅的音乐具有个性,甜美伤感,带有较浓的娱乐性特点。他创作的《沉思》历来被作为最为优美的小提琴曲之一,其婉转抒情的曲调也成为了小提琴作品中的经典。

《沉思》是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马思涅的歌剧《泰伊思》中的一段插曲。

2、《卡秋莎》诞生于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前苏联歌曲。这首歌曲由伊萨科夫斯基作词,勃朗捷尔作曲。歌曲取材于俄罗斯民歌的旋律,结构简明、曲调流畅、感情真挚、朗朗上口,它是一曲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流淌在红军战士情感深处的心曲。

3、《舒伯特:小夜曲》是一首由舒伯特谱曲,舒伯特编曲,吕思清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Traumerei: Romantic Violin Favourites》中,1997-04-01发行。

4、《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首由Various Artists谱曲,Various Artists编曲,俞丽拿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2009-01-01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8首歌曲。

5、《纪念曲》

作者:弗朗蒂切克·德尔德拉(FrantisekDrdla),捷克斯洛伐克作曲家、小提琴家。他一生中写了许多小提琴曲、室乐和轻歌剧等作品,其作曲风格融合了他的故乡波希米亚的民族旋律与当时浪漫主义音乐的性质,而这也是他所有作品的共同特征。其中《回忆》、《小夜曲》等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名曲为他的代表作。

德国小提琴家德尔德拉(Drolla)某日,因为访问友人,乘电车到维也纳郊区去,恰巧经过舒伯特之墓。他见了这位生前并无名气的歌曲之王之墓,在脑海中浮起了乐思,便记载在电车票上。

全曲由三部分组成,曲调鲜明简练,余音绕梁不绝。尤其是那优美柔丽的音色能使听众引起深切的怀想。

提琴曲(好听的小提琴曲有哪些?)

2、小提琴十大名曲

1、巴赫《恰空舞曲》

巴赫的《恰空舞曲》又被誉为“小提琴演奏的圣经”,是巴赫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第2首的末乐章。不仅是巴赫小提琴创作中的巅峰之作,也是古今中外全部小提琴音乐作品中最高杰作。

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巴赫精湛的对位技巧,也将小提琴的歌唱性与悲剧性展现的淋漓尽致,独奏小提琴甚至达到了如管风琴一般宏大的效果。

2、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于1806年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不同于莫扎特奠定的协奏曲规范,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和《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都更接近于交响曲的范型。

但作品在首演时却没能获得它应有的尊崇。直到40多年后,由门德尔松指挥,约阿希姆主奏小提琴,才获得极大的成功。

3、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在1838年开始写作,但一直到1844年才完成,也是门德尔松最后几部最成熟的器乐作品之一。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是最为著名的,与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凝聚门德尔松8年心血的作品,优美而富有才情,在古典协奏曲严格的形式之内,表达了小提琴非凡的美与表现力。

4、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仅花费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这首作品的创作收到拉罗《西班牙交响曲》的启发,把一些民族民间音乐的形象给以高度的艺术体现和典型化,成为俄罗斯和世界小提琴艺术的古典范作之一。

5、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为在浪漫主义时代仍然继承古典传统的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协奏曲创作也沿袭了他交响音乐创作中,构思严谨、内涵深刻的特点。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兼具了浪漫主义诗篇和古典交响曲的特征,小提琴的演奏技术难度也相当高。

勃拉姆斯的协奏曲时常被称为:“带有独奏声部的交响曲”,因此这首协奏曲的交响性和戏剧构思张力,在同一类型的作品中它占有理所应得的重要地位。

6、夏尔·卡米尔·圣-桑《引子与随想回旋曲》

圣-桑的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随想回旋曲》,也是为小提琴家萨拉萨蒂而写的。圣-桑本来是将这首作品构思为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但首演成功后就此成为一首独立的作品,也是圣-桑三首小提琴小品中最著名的一首。

“回旋”指的是主题在作品中多次的反复,而“随想”则代表了作品具有一定的即兴、自由的意味,因此这首基于古典回旋曲典型结构的作品,有充满了抒情性和幻想性。

7、爱德华·拉罗《西班牙交响曲》

爱德华·拉罗是一位具有西班牙血统的法国作曲家,这部作于1874年的小提琴与乐队《西班牙交响曲》,虽然名称为“交响曲”,但这首作品仍然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作品是拉罗为小提琴家萨拉萨蒂而作,整部作品带有活泼的西班牙民间舞曲风格,作品在首演时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8、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是十九至二十世纪初世界最杰出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在当时还被人称为“帕格尼尼再世”。与他同一时代的许多位著名作曲家如圣-桑、德沃夏克等都创作了小提琴作品题献给他。

这首《流浪者之歌》(又称《吉普赛之歌》)就是由这位小提琴大师创作。这首作品运用吉卜赛风格写成,运用小提琴绚烂的技巧,让这首作品激情炙热,充满了异域风情。

9、塔蒂尼《魔鬼的颤音》

《魔鬼的颤音》即《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虽然许多人会误认为这首作品是帕格尼尼的作品,但实际上它出自意大利小提琴家塔蒂尼之手。

这首作品背后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传说塔蒂尼在一次梦中向魔鬼出卖了灵魂,用来交换琴技,于是魔鬼给他演奏了一段优美的曲子。梦醒之后,塔蒂尼凭记忆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便是这首有许多难度高超的颤音,但同时保持了音乐的优美与可听性的《魔鬼的颤音》。

10、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26年,其中第三乐章《钟》极为著名,李斯特的钢琴曲《钟》就根据此乐章主题作成。这个乐章虽然仅有9分钟,但其中表现出的各种艰深的演奏技巧,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演奏家界的传说,帕格尼尼不仅和十大经典小提琴曲中的许多位作曲家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当时,帕格尼尼用他的作品和演奏技巧征服了欧洲几乎所有的音乐家,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肖邦、舒曼、李斯特等。

提琴曲(好听的小提琴曲有哪些?)

3、小提琴演奏中十大经典曲目有哪些?

1、《沉思》

作者:儒勒·马思涅(JulesMassenet),法国作曲家,1890至1920年间的法国作曲家均受到他的影响。马思涅的音乐具有个性,甜美伤感,带有较浓的娱乐性特点。他创作的《沉思》历来被作为最为优美的小提琴曲之一,其婉转抒情的曲调也成为了小提琴作品中的经典。

《沉思》是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马思涅的歌剧《泰伊思》中的一段插曲。

歌剧《泰伊思》作于1894年,剧情为一个发生在公元四世纪埃及的宗教故事,整剧以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为背景叙述了一位在沙漠中修行的圣僧拯救女幽灵泰伊思的故事。他冒险进城将沉迷于纸醉金迷生活中的金粉女泰伊思带出。苦苦劝告她离开花红酒绿的交际圈,归依宗教。

泰伊思终于被打动,决定入修道院当修女。但圣僧却被泰伊思的青春美丽所打动,爱上了泰伊思。圣僧倍受折磨,他逃离了修道院游走四方。但最终他摆脱不了对泰伊思的思念回到了泰伊思身旁。此时泰伊思已病入膏荒入弥留之际。圣僧匍匐在爱情脚下,圣人成了罪人,罪人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

2、《爱的礼赞》

作者:爱德华·埃尔加(EdwardElgar)英国作曲家,主要靠自学掌握了多种乐器的演奏,尤以小提琴见长。他喜爱色彩变化,他所创造的风格和音乐语言极为个性化,赢得了“埃尔加式”的美称,他一生忠心耿耿地为提高英国的音乐水平而努力,1904年曾封为爵士并获功绩勋章。此外,还获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坎脱勃莱及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博士学位,1924年被聘为英王御前音乐教师。

《爱的礼赞》是埃尔加在1888年写给新婚妻子的一首小品,作品以典型的小夜曲风格,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典雅的爱情画卷。小提琴奏出饱含深情的旋律,恰似来自恋人的绵绵情话。

在柔美的曲调中,既有一丝丝哀怨的情调,也有洋溢着甜蜜幸福的味道,经过带有复杂情绪的尾声,乐曲逐渐减弱而终了,仿佛是情人还在喃喃私语…音乐甜蜜温馨,旋律温婉动人,让人一听倾情。

3、《圣母颂》

作者:古诺(GounodCharles),法国作曲家。古诺早年热心宗教,第一部作品即《三声部弥撒曲》。1855年所作《圣塞西勒庆典弥撒曲》是对宗教音乐的一次改革。使他名垂后世的是1859年创作的《浮士德》。除12部歌剧外,他还作有3部交响曲及声乐曲等,其中《教皇进行曲》被采用为梵蒂冈国歌,而他最流行的作品是《圣母颂》。

《圣母颂》是法国浪漫时期的著名音乐家古诺创作,该曲使用了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前奏曲部分作为伴奏部分。全曲始终充满着一种高雅圣洁的氛围,使我们如同置身于中世纪古朴而肃穆的教堂之中;而《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前奏曲部分则精美绝伦,集纯洁、宁静、明朗于一身,满怀美好的期盼。

4、《流浪者之歌》

作者:巴勃罗·德·萨拉萨蒂(Sarasate),流芳古今的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8岁首次公演,被视为神童。17岁开始旅行演奏生涯,足迹遍布五大洲,声震世界乐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盛况空前的热烈欢迎。长达40多年辉煌的演出活动使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演奏家。

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5、《恰空舞曲》

作者: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在这支《恰空舞曲》中,巴赫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以及复调主体间以单音旋律的音响对比的写法,在以单音曲调见长的小提琴上,奇迹般地再现了管风琴的宏伟音响,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交响画面。舞曲的主题宽广庄严,略含悲怆色彩,可以说是无伴奏小提琴曲的精品。

6、《四季》

作者: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Vivaldi),巴罗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他除作有大量小提琴协奏曲外,还有管弦乐重奏曲等作品,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著称。此外,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三重奏鸣曲、奏鸣曲等。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发表并献给波希米亚伯爵冯·莫尔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从形式上看,该旋律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这四部作品画意盎然,激发出人们对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浓厚兴趣。

7、《24首小提琴随想曲》

作者:尼可罗·帕格尼尼(NiccolòPaganini),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属于欧洲晚期古典乐派,早期浪漫乐派音乐家。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很多创新。

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可以说是他小提琴演奏艺术的代表作品。该曲主题简洁而明朗,奏出的曲调活泼而轻快。这首曲子在演奏技巧上的难度,历来都被公认是对每个小提琴家的严峻考验。

8、《纪念曲》

作者:弗朗蒂切克·德尔德拉(FrantisekDrdla),捷克斯洛伐克作曲家、小提琴家。他一生中写了许多小提琴曲、室内乐和轻歌剧等作品,其作曲风格融合了他的故乡波希米亚的民族旋律与当时浪漫主义音乐的性质,而这也是他所有作品的共同特征。其中《回忆》、《小夜曲》等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名曲为他的代表作。

德国小提琴家德尔德拉(Drolla)某日,因为访问友人,乘电车到维也纳郊区去,恰巧经过舒伯特之墓。他见了这位生前并无名气的歌曲之王之墓,在脑海中浮起了乐思,便记载在电车票上。

全曲由三部分组成,曲调鲜明简练,余音绕梁不绝。尤其是那优美柔丽的音色能使听众引起深切的怀想。

9、《魔鬼的颤音》

作者:塔蒂尼(Tartini)是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杰出的教育家,严肃的学者和雄劲深沉自成一格的作曲家。他的一生中除了创作音乐,还写了一些音乐理论著作,创办了一所一小提琴演奏为教学宗旨的高等学校,还对小提琴的琴弓进行过改造。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他创作了14O首小提琴协奏曲、20首大协奏曲、150首奏鸣曲、50首三重奏;其中60首奏鸣曲得到了发表,可是还有200首左右的作品手稿依然被封存在帕多瓦圣安通尼奥总教堂的乐团档案库里。《魔鬼的颤音》则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传说塔蒂尼经常梦想学到世上最神奇的小提琴技巧,于是有一次在梦中向魔鬼出卖了灵魂,用来交换琴技,于是魔鬼给他演奏了一段优美的曲子。梦醒之后,塔蒂尼凭记忆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便是我们现在所知的这首曲子,由于曲中有很多优美而又极具难度的颤音,所以叫做《魔鬼的颤音》。这首曲子不长,但因有大量的高难度的颤音而变得极具技巧性,难能可贵的是同时保持了极强的可听性。

10、《吉卜赛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

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特(Sarasate)是十九至二十世纪初世界最杰出的小提琴大师之一。他不但在小提琴技巧艺术表现上有惊人的成就,在作曲方面也居世界顶级。本曲运用吉卜赛人的音调风格写成,成为全世界小提琴爱好者最喜爱的一首名曲。

乐曲起始于豪放而激动的散板音调,自由奔放,还有十分别致的技巧装饰,使之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之感。乐曲之中段转入慢板,曲调缠绵动人、悲酸忧郁。结尾是极其精彩活泼的快板。这一突然转变把人们带进热闹欢腾的场面,流利的快弓拨弦十分引人入胜。在高潮迭起中结束全曲。

4、大提琴名曲 十首

大提琴名曲十首:

1、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不但是德沃夏克的代表作之一,而且也是少数几部广受世人喜爱的大提琴协奏曲杰作之一,这首协奏曲内容的深度、鲜明的形象以及交响发展的规模等方面,更接近于他的最后两部交响曲,德沃夏克先天所具有的丰富的旋律性创意,和后天对古典音乐造型的探索,终于在这部作品中结成了丰硕的果实。

2、D大调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

海顿的这首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783年,传说是为当时知名宫廷大提琴家安东·克拉夫特所,直到1953年带有海顿签名的手稿被发现,关于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归属的争论才最终结束,这是一首意味隽永的精品,与前一首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宫廷气质相比,这首协奏曲的气质则更为温婉、柔和,充满了温情,是海顿最著名的大提琴协奏曲之一。

3、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舒曼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与德沃夏克、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并称「3大大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50年,是舒曼晚年的作品,演奏时间并不很长但独奏大提琴需要相当高度的演奏技巧,因而对独奏者的艺术修养提出了高的要求,因此人们一直认为能否演奏好这首协奏曲是衡量一个大提琴家在艺术上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4、G弦上的咏叹调

《G弦上的咏叹调》又名为《G弦之歌》,由巴赫创作于1727年至1736年之间,19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对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作了改编,此曲一经上演便广受大众欢迎,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然而追根溯源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原是巴赫的杰作。百余年来,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家以及爱好者们钟爱的曲目。

5、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举世无双,自1901年被卡萨尔斯"发现"并介绍给全世界的听众以来,它们便成了无限意义的延伸,早已成为音乐厅经久不衰的演奏曲目,并且是大提琴专业必修学习和练习的作品之一。

6、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是海顿最为得意的作品之一,由于同时期的莫扎特、贝多芬都没有写过大提琴协奏曲,本曲不仅具有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共有的典雅曲风,还在演奏技巧方面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堪称为那一时期大提琴协奏曲中的代表作品,不过造化弄人,这样的杰作却被埋没长达200年之久,直到50年前才重新被世人所发掘。

7、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埃尔加于1918年至1919年创作出来的最后一部大型作品,这部作品是充满深秋凄凉景象的大提琴协奏曲,它是艾尔加晚年的传世之作,也充分反映出艾尔加晚年的心情写照,此曲要求独奏者掌握宽阔音域的如歌演奏和各种不同幅度的揉弦技法,以及力度音色上的变化来揭示深奥多层次的内心世界,成为当今大提琴作品中如歌演奏法方面的最优秀的范例。

8、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872年,是圣-桑最著名的大提琴协奏曲,由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所奏出的丰富的和弦,可以说是圣-桑的特长之一,这在乐曲中也有十分鲜明的表现,这首时长不到20分钟的曲子,在技巧上是有点难度的,它要求演奏者同时兼备速度、激情和暴发力,因而成为很多大提琴家争相诠释的经典曲目。

9、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1876年柴可夫斯基创作了《洛可可主题变奏曲》,题献给他的好朋友-德国著名大提琴家威廉·费曾哈根,由于这部作品是一首经典的变奏曲,所以版本也很多,但大提琴家费曾哈根编定、演奏的版本流传最广,从技巧上说,从它的换把,弓法,揉弦,指法,特别是快弓,跳弓,以及速度上的极端要求,都很值得练习和推敲,充分的发挥了大提琴的各种精湛演奏技巧及丰富的表现魅力,受到各国大提琴家们的青睐。

10、天鹅

天鹅出自夏尔·卡米尔·圣-桑的管弦乐《动物狂欢节》的第十三首,它不仅是一首大家所熟悉的脍炙人口的名曲,也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允许在他生前叫人演出的乐曲,被视作圣桑的代表作品,这首大提琴曲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甚至被改编为芭蕾舞《天鹅之死》。

5、推荐几首优美的小提琴曲!

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圣·桑 查尔达什/ 蒙蒂 咏叹调(选自《我亲爱的》)作曲/乔尔达尼 夜曲(作品第23号之四)作曲/舒曼 蜜蜂作曲/舒伯特 摇篮曲作曲/霍瑟 加沃特舞曲作曲/戈塞克 G大调小步舞曲作曲/贝多芬 路尔作曲/巴赫 行板作曲/格鲁克 小夜曲作曲/海顿 G弦上的咏叹调作曲/巴赫 夜曲(作品第9号之二)作曲/肖邦 F大调旋律作曲/安东·鲁宾斯坦 春之歌(无词歌第30首)作曲/门德尔松 音乐瞬间(作品第94号)作曲/舒伯特 浪漫曲(作品第44号)作曲/安东·鲁宾斯 暗无天日广板作曲/亨德尔 小夜曲作曲/舒伯特 布列舞曲作曲/亨德尔 安慰作曲/李斯特 玛祖卡(作品第7号之一)作曲/肖邦 咏叹调作曲/洛蒂 小步舞曲(选自《嬉游曲》第17首)作曲/莫扎特 圣母颂(根据巴赫《C大调前奏曲》改编)作曲/古诺 行板(选自《小提琴协奏曲》)作曲/理查德·施特劳斯 幻想作曲/德彪西 致春天作曲/格里格 悲歌作曲/柴可夫斯基 天鹅作曲/圣桑 阿尼特拉舞曲(选自《皮尔·金特》组曲)作曲/格里格 回想作曲/德尔德拉 悲歌作曲/马斯奈

求采纳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