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生(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1、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最为一名班主任,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待问题学生:

1.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更多的耐心。对于问题学生肯定会有很对问题,因此当出现问题时,我们要不厌其烦的帮助和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这份来自老师的爱。

2.让这样的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在这个集体中是有价值的,自己是被需要的。对自己的认同会让孩子喜欢这个集体。喜欢是一切改变了前提。

3.教育其他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歧视该学生。只有集体接纳你,你才能在这个集体中生存。

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更对的关爱给予这样的同学。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所以面对这样的孩子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其他人都应该对奉献自己的一份爱。

问题生(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2、什么是问题学生

①海西教育网刘凌云老师这样给问题学生下一个定义:这里所指的“问题学生”并非那些有犯罪经历或精神上有严重疾病必须经过医治才能正常生活的学生,

而是指那些在学习、性格、思想道德等方面经常出现某些障碍的学生。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些角度来看,“问题学生”是指在一定情境或某个时期中,

暂时遇到自己独立无法解决的困惑,

从而与自己平常表现相“异常”的学生。①这些学生的“问题”只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某种不良影响而造成的,

并不是天生愚顽,

不可救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漠视校规校纪、法制观念淡薄、是非观念不强,

在学业、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着偏差或不足。

②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首要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方面。

由于个体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张扬,不能或基本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教育对象。这样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思想品德低劣,或有违法乱纪行为,或经常违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学习成绩差,等等(《当代教育学》1998年版,袁振国

③一、问题学生的概念

问题学生也叫后进生,《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其定义为品行障碍少年。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

问题生(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3、面对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如何应对

教师如何教育“问题生”?这十个误区要避开

误区一:认为“问题生”犯错是故意的

“问题生”犯错误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并非故意。教师应该引导其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会造成什么后果,及时予以纠正。

误区二:“问题生”成绩不好是因为不努力

有很多“问题生”平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一直提不上去,是由于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基础没有打好。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误区三:给“问题生”谈一次话就能解决问题

“问题生”的形成跟学生的成长环境、自身性格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一两次谈话并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教师有耐心的长期的进行沟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误区四:向“问题生”家长告状

“问题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向家长告状,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走向极端,反而给教师工作增加了难度。

误区五:采用不正当地惩罚措施

“问题生”犯错后,有些教师会采用罚站、打扫卫生、撵出教室、停课等惩罚手段,更有甚者会动手打人,这样做违反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规,摧残学生身心,应彻底杜绝。

误区六:“问题生”什么都不行

一旦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形成了“问题生”的印象,一些教师就认为他们做什么都不行,各种活动都冷落他们,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误区七:不给“问题生”表现的机会

一些“问题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可能在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有特长,教师不给机会展现他们的长处,会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

误区八:讽刺、挖苦、放弃“问题生”

“问题生”犯了错误后,不分青红皂白斥责、讽刺学生,不去询问犯错的原因,不给他们改过的机会,这样会更加促使“问题生”走向极端。

误区九:“问题生”受处分就变好了

一些教师在管理“问题生”时毫无耐心,一旦犯错直接交给学校处分,这样会导致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无法承受处分带来的压力,从此一蹶不振。

误区十:诱逼“问题生”留级、转学、休学、甚至辍学

对于“问题生”不想管理,用尽各种方式诱逼学生留级、转学、休学甚至辍学,这样做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甚至违反了相关法律。

总之,还是要多关心、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态,潜移默化中感动学生,引导学生。

4、问题学生怎么教育呢?

问题学生怎么教育呢?很多老师和家长们对问题学生都感到十分苦恼,因为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们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学生怎么教育吧。

问题学生怎么教育

1、问题学生怎么教育

1.1、全面掌握情况,并进行深入地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开学初通过翻阅以往的材料,我们惊喜地发现董世豪在初一时曾在区英语口语比赛中获奖。大家知道,越是对于这种问题学生,发现他身上的优点或是潜在的优势越是重要。

1.2、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同时记好工作日志。记录工作日志有助于我们准确梳理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变化趋势,有助于为以后的研究积累第一手的资料。同时大量的文字记录也使我们和家长的沟通更加顺利。

1.3、慎重做出处理决定。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处理,可能会对孩子一生产生影响,同时也是比较敏感的问题。提出的处理意见既要稳妥还要对学生教育有力。

1.4、不放弃原则。在实施了对学生的处理后,还要继续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要让家长和学生明白,批评教育也是爱,学校不会因为学生违纪而另眼相看。这是教育者的本分,也是我校的育人原则。

2、问题学生是什么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首要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方面。

3、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

第一:学生自身,学生可能好动,好静,有些孤僻等等性格原因

第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学生的思想。

第三:学校单一的教育方式让很多学生不能全身心的去学习

真是由于家长、学生、学校三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心理产生了抗性。所以想根治问题学生得从多方面入手,要了解清楚学生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不能盲目的去教育。

问题学生的特点

1、自卑感强,是非观念模糊。问题学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他们总感觉低人一等,从而自暴自弃。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和班级中的好学生在一起,就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甚至有畸形的表现,对老师当面的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

2、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用正确道德观念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能帮助人们克服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困难,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中,都能坚持自认为是正确的行为方式。而问题学生在意志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是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3、情绪急躁,难以自控。问题学生的情绪极不稳定、情感多变,容易激动,高级情感发展较同龄人低。问题学生的情绪变化快,喜怒哀乐溢于言表,自己的理智往往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顺利时春风得意,稍受挫折就心灰意冷。他们的情绪急躁不安,一旦被激怒,容易蛮干,不计后果。

教育学生的注意事项

1、从吃饭睡觉这些日常小事着手。古人有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好的习惯需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开始养成,不断的重复和强调,直至在潜意识里扎下根。

2、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宝宝的终身导师,他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是从模仿双亲而萌发的,因此作为大人一定要以更严格要求来约束自己,万万不可说是一套做是一套。

3、注意使用的方式方法,不能仅是粗暴。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论并不适合文明开化程度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育儿才是持久之计。通过游戏的方式教授道理可能更利于让孩子接受。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基本无法消化那些空的概念,因此学会循循善诱才是关键。此外,家长一定要多赞扬孩子,肯定每一次进步,你的褒奖对他们来就是最大的动力。简单粗暴只会把孩子和良好习惯越推越远。

教育问题学生的策略

1、多与学生接触教师要多与他们接触。当他在陈述某种事情或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教师要认真专注地听,并尊重他的观点,以便获得他的信任。时常找机会与他谈论他的兴趣和爱好。当他走进教室时,教师投以友善的目光,对他的言行举止做一些正面的评论,比如“你今天走路很有精神”、“你的衣着得体大方”,等等,使他的一天有一个好的开端。这样,学生在教室里心情舒畅,觉得教师接受并支持他,他便会表现好。2、抓住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要尽可能地去赞扬每一个学生。当学生表现良好、行为得当或学习进步时,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表扬。由于在学校生活中有过频繁的挫折和失败经历,“问题学生”特别需要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肯定和赞扬,哪怕是表现好的时候教师在他肩头上轻轻一拍。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在班级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教师更要给这些学生以更多的关注,一旦他们有好的表现,就要抓住契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真诚的赞赏与表扬。

3、简洁明了地提出任务要求在给他们布置任务的时候,教师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提出要求。如果教师面面俱到,把每一个细节都一一交代的话,他们往往会忽略关键地方。教师可以让他们复述对其所提出的要求,以便确认他们是否真正明白。教师在解释、布置比较复杂、大项任务的时候,可以一次给他们提出一、二条要求。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示范,让他们模仿。4、指派一个学生做他的伙伴当忙不过来或不在教室时,教师指派同桌或邻桌的同学在学习等方面帮助他,和他结成伙伴关系。这个伙伴应该是班级里比较成熟、责任心强的学生。应用这一策略的另外一种做法是,当学习遇到困难、行为出现问题时,教师把相关的学生召集起来,也可以让优秀学生参与进来,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检讨不当行为,以达到互相帮助的目的。5、因人而异布置作业如果布置的学习任务对他来说显得负担过重,可以考虑减轻一些,比如,允许他只做奇数序号的题目等。当他的信心和能力增强的时候,适当增加作业量;如果他的能力远远低于同班同学的水平,就专门给他布置难度比较小的作业。如果他的学习动机不足,那就要给他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习动机、激起学习兴趣的作业。6、把大任务分解成小问题面对量大、复杂的学习任务,这些学生往往有一种畏难情绪。他们觉得这对于自己来说根本不可能完成,因此,不去尝试就轻易放弃。教师要对任务进行分解,把它变成容易做的小问题,这样,学生则觉得有信心,并成功地完成。比如,不应该要他们一次完成一整页的数学题目,正确的做法是,每次布置2-3道题,检查完成的情况,并视情况再增加任务。这样,学生确实掌握了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得到加强,自信心也进一步树立起来。7、时时提醒、暗示学生专心听课“问题学生”中不少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一节课中很难自始至终地按教师要求完成各个环节的活动。因此,教师要设法提醒或暗示他集中精力,把他的思维唤回到学习上来。其实,这并不难做到,教师或可以走到他的课桌边、或用眼睛盯着他、或在讲话时略作停顿,意在提醒他要认真听讲。另外,教师还可以和他一起确立一种暗示的信号,比如,教师可以挠挠头、拉拉耳朵、睁大眼睛或眨眨眼。当他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做这些动作,及时予以暗示。8、寻求家长帮助邀请家长到学校来,把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情况告诉他们,并听取他们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找到比较成功的教育策略,或者对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应对有没有好的建议。与家长建立固定的沟通反馈渠道和时间,这样,教师可以每天或每周及时把学生的表现情况反映给家长,家长也因此可以及时给教师提供有关孩子表现的信息。9、仔细观察,找出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当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如上课顶嘴、打瞌睡、大声叫嚷、随意走动等,教师就要细心观察,找出导致这些问题行为的原因。教师要留意问题行为的情形,包括在这种行为出现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事,这种行为通常是在什么时候出现,学生是在什么场合出现这种行为,他的不良行为是否指向某个特定的学生,等等。利用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引发这些问题行为的原因。原因可能是他想引起教师或其他同学的注意,报复一个对他不友好的同学或去捉弄另一个同学,试图转移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其学习问题的注意,等等。如果教师能够鉴别这些问题行为背后的潜在原因,就能很好把握时机,适时地遏制并消除它们。10、用行为疗法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既然好的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不良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消除。教师可运用奖励等正强化法形成学生的良好行为,运用消退或惩罚去除学生的不正常或不良行为。如果发现“问题学生”积极、正面的行为时,教师要予以某种奖赏,以促进这种行为的出现频率增加。教师要把学生不良应行为的主要表现确定下来,通过观察、检查、记录学生不良行为的严重程度与出现频率,确立需要矫治的目标行为,然后选择矫治的策略。“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1、有自卑感,在情感表现上具有封闭性的特点。表现为心里话不愿对老师说,怕老师批评,怕同学讥笑,怕被别人瞧不起转化方案:“师爱+鼓励=成功的一半”。情感是无形的力量,爱是情感的“催化剂”,采取“优先倾斜”政策,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予关切的目光,热情激励的话语,消除问题学生的失落感,用情感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用精神动力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情感沟通了,问题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这就是“补差”先“补心”的道理。2、信心不足,稳定性差。表现在学习上显得被动,认为自己笨,觉得学习太难,没有意思,容易泄气或失去学习信心转化方案:寻找问题学生的闪光点,不吝激励性评价,帮助他们找回自尊,建立自信,促使问题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克服课堂精力不集中,作业质量差的现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脱去“差生”帽子,明白自身价值,这说明“补知识”先要“补态度”。3、基础知识差,知识链脱节,造成知识面上的“空白点”,使知识无法衔接,难以延伸。表现为思维无头绪,做作业时生搬硬套转化方案:查清“困因”,找到“盲点”,分析其知识缺漏是属于暂时性脱节还是长期积累出现的断层,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辅导,扫清知识障碍,促使后进学生早日解“困”,尽快进入良性的学习循环之中。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最忌教师急躁、粗暴、冷漠和厌弃。平时除教师坚持个别辅导之外,还应采取优、差生“一帮一”、“学习小组承包制”等转差方式,让问题学生处在全方位,全时段的被关心、被帮助的环境与氛围当中。4、问题学生的内心活动是激烈的,他们同样有强烈的表现欲,但往往缺乏自信,被恐惧心理和自卑感所抑制。课堂上他们想发言但又怕被同学笑话,所以一般很少主动举手,只是在老师指名提问时才怯怯地回答问题。转化方案:一次成功的喜悦,往往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对问题学生采取“五优先”倾斜政策,多给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复述“优等生”的正确思路,板演带有模仿性的基本习题,逐渐过渡到懂得静听同学的补充而独立完善自己的回答,以便达到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注:“五优先”是指:优先答问;优先板演;优先面批;优先辅导;优先奖励。5、频繁的考试,强调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只能使问题学生永不超“生”。导致他们更加害怕学习,害怕考试,害怕老师批、同学笑、家长骂转化方案:不以考分排名论优劣的手段来刺激问题学生。考分可采用集体保密,个人公开的方式。重视形成性的评定,对他们多用纵向比较,鼓励他们用现在和以前比,今天和昨天比,把奖星和加分贴到学习园地里,让他们看到自己进步的足迹。采取低起点小步伐,指导他们确定奋斗目标,既要感到有压力又要觉得有希望。对问题学生要加强考前辅导,也可采取“复考”措施,以便让他们考出理想的分数,从而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6、有些“问题学生”由于长期被师生歧视、排斥,导致性格孤僻,为排解孤独、自卑,常以无事生非,惹出事端来形成与他人的交往,对此,陈旧的说教、严厉的批评对他们也许不起任何作用,逆反心理使他们呈现一种破罐子破摔的表象转化方案: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善待“问题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多与他们接触,接纳他们融入集体,建立和谐的学生群体关系,教师要有意多关注他们,主动与他们打招呼,下课与他们说说闲话,拍拍他们的肩,抚摸一下他们的后脑勺,拉近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以便形成情感激励效应。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转变上,要注意抓反复,反复抓。对待问题学生,教师的一切行动都要植根于尊重,只有激发内因,多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觉得被了解,被关注,被尊重,转差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许这才是拯救“问题学生”的良方。对于多数教师来说,“问题学生”的教育确实是一个难题。但只要老师能够细心的观察学生,与之沟通就会发现他们也有烦恼、隐私和困惑,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利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打开孩子的心结来帮助他们解决烦恼和困惑,让他们也早日一同步入正常学习的轨道。

5、问题学生的教育措施与方法

1、对待“问题学生”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他们谈心,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真心为他们着想,让他们摆正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的心态,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让他们找到心理、思想、体力的合理释放点。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些所谓“问题学生”多有一些逆反心理,老师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采取强制措施,那样即使能服的住人,也服不了他们的心,甚至会有更严重的对抗。

2、对待“问题学生”要有充分的信任、尊重和理解。优等生和所谓“问题学生”有了错误,老师在处理过程中要一视同仁,惩罚合理,不要在态度上和惩罚上有什么不同,面对有错误的优等生不予批评,不了了之,而对“问题学生”却大训特训,狠批一顿,这是教育的一个误区,千万要不得。要给予“问题学生”更多地尊重信任与理解。

3、对待“问题学生”要给予比普通学生更多的爱。可能一提起“问题学生”,很多老师就爱不起来,这也是教育的一个误区。多看他们的优点,少看缺点;多鼓励,少批评。给予他们的爱要多一些,用真心、真情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就会使他们改掉恶习,走上正轨。

4、对待“问题学生”要给予一颗宽容的心。“问题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难免会脱离老师思想里的那个“圈”。多给学生一些自己的空间,老师要宽容一些,不必太苛责,只要他们的做法不出“大圈”,不出“大格”,不必太过限制。

5、对待“问题学生”要坚持做到“三不”。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要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要求去做,要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心罚的副作用很大,学生觉得侮辱了他们的人格,刺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与老师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