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郊外的蜡烛(夜色多美好夜晚也静悄悄是哪首歌的歌词)

1、夜色多美好夜晚也静悄悄是哪首歌的歌词

正确歌词为: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树叶也不再沙沙,夜色多么好。

答:出自中文版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歌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作词:米哈伊尔·马都索夫斯基

作曲: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

原唱:弗拉基米尔·特罗申

歌词: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树叶也不再沙沙

夜色多么好,令人心神往

多么幽静的晚上小河静静流,微微泛波浪

明月照水面,银晃晃

依稀听得到,有人轻声唱

多么幽静的晚上,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

默默看着我不作声我想对你讲,但又难为情

多少话儿留在心上,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原是为1956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而作。1957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夺得了金奖,成为苏联经典歌曲。这首歌于1957年9月年经歌曲译配家薛范中文译配后介绍到中国,为中国大众知晓。

创作背景:1956年,特罗申应邀拍摄一部纪录片,并为该纪录片录制插曲。当他来到莫斯科准备录音时,意外听到了一首旋律,一下子打动了他。这首旋律就是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谱曲,米哈伊尔·马图索夫斯基填词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当初,作者本人对《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非常不满意。他们认为,这首歌写得很不成功,听起来枯燥乏味。不过,当特罗申走进录制棚第一次演唱这首歌时,摄制组一下子全被征服了,特罗申的第一唱就被灌进了影片。

之后,著名指挥家维克托·克努舍维茨基对歌曲进行了改编,并加进了著名的女声合唱部。从此,特罗申每到一处演出时必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使这首歌在前苏联迅速走红。《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很快成了特罗申的名片。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夜色多美好夜晚也静悄悄是哪首歌的歌词)

2、往日时光 歌词

往日时光

歌曲原唱:谭维维

填 词:克明

谱 曲:乌兰托嘎

人生中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时光

虽然穷得只剩下快乐,身上穿着旧衣裳

海拉尔多雪的冬天,传来三套车的歌唱

伊敏河旁温柔的夏夜,手风琴声在飘荡

如今我们变了模样,为了生活天天奔忙

但是只要想起往日时光,你的眼睛就会发亮

人生中最美的珍藏,还是那些往日时光

朋友们举起了啤酒,桌上只有半根香肠

我们曾是最好的伙伴,共同分享欢乐悲伤

我们总唱啊朋友再见,还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如今我们变了模样,为了生活天天奔忙

但是只要想起往日时光,你的眼睛就会发亮

如今我们变了模样,生命依然充满渴望

假如能够回到往日时光,哪怕只有一个晚上

假如能够回到往日时光,哪怕就在今天晚上

《往日时光》是由歌手谭维维演唱的歌曲,由克明作词,乌兰托嘎作曲,李爱编曲,因在《我是歌手第三季》上翻唱而被人熟知,收录在2010年3月30日发行的谭维维第四张音乐专辑《谭某某》中。

创作背景:

谭维维在《我是歌手第三季》舞台上一直以摇滚风格被大家所喜爱,此次她首次挑战民谣曲风,尝试在歌曲副歌中加入歌剧段落。提到为何选择这首歌曲,谭维维坦言团队本来是希望她可以延续之前的摇滚曲风。

演唱一首大气磅礴的歌曲,而谭维维自己则坚持自己的选择,希望挑战这首走心之作,这首《往日时光》曾经被谭维维翻唱过,并收录在自己的专辑中,这次再次重新编曲演唱,也是谭维维想要表达自己对于这首歌的热爱。

作曲方面,据称歌曲在创作时经历了很多次探讨与研究,正是知道这首歌创作的过程,谭维维也格外重视歌曲的编排,找到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王弢请到两位传统乐器老师前来助阵,最终完成了《我是歌手第三季》舞台上这次让人惊艳的亮相。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夜色多美好夜晚也静悄悄是哪首歌的歌词)

3、半截蜡烛的资料?

半截蜡烛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赞扬了法国人民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以及他们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

米德叔叔:男, 三十岁左右,地下抵抗组织成员 伯诺德夫人:女,四十五岁左右,法国家庭妇女 杰克:男, 十四岁左右,伯诺德夫人的儿子 杰奎琳:女, 十岁左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 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

剧情

1、巴黎郊区 夜 外

1944年冬天的一个的夜晚,在巴黎郊区的一栋小木屋里透出一点点桔黄色的灯光,屋外的寒风猛烈地吹着院子里面的木栅栏门,哐当作响。

2、木屋夜内

木屋内,在微弱的油灯下,一名三十岁左右、身穿纳粹党卫军制服的男子压低了嗓门激动得说:“盟军正在准备大反攻,德国佬就要滚回去了!” 一名十四岁左右的男孩子着急地插嘴到:“米德叔叔,您再不给我安排任务,我永远也参加不了地下抵抗组织了!” 米德掏出一个小金属管,看了一眼男孩子:“杰克,你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妈妈保证这个情报的安全!” 杰克刚要伸手去接,伯诺德夫人一把接了过来:“米德,你赶紧走吧!一会儿德国佬就要巡逻过来了!” 米德迟疑一会说:“那我就不等杰奎琳睡醒了!”然后推开房门,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坐在孤零零的长桌前,油灯一跳一跳的,屋外的栅栏门哐当作响。 伯诺德夫人一边从烛台上拿下半截蜡烛,小心翼翼地将那个小金属管封在蜡烛中,一边和杰克说:“明天无论如何要找人把木栅栏门修好,这些原来都是你父亲做的。” 一名十岁左右的女孩摸着黑走下阁楼:“妈妈,谁把我的蜡烛拿走了?米德叔叔走了么?” 伯诺德夫人:“杰奎琳,米德叔叔有重要事情要办,先走了!” 杰克:“妹妹!”杰克压低了声音:“米德叔叔留下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对谁也不能讲!” 杰奎琳:“我当然知道了,米德叔叔最喜欢我了,今天他还给我带来了糖果,可是妈妈,谁把我的蜡烛拿走了?” 杰克:“在下星期二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保证这个蜡烛完好无损!” 杰克有点儿得意地看了妹妹一眼:“对吧?” 杰奎琳嘟起了嘴。 屋外的栅栏门再次哐当响起,紧接着是一阵粗暴的砸门声。 伯诺德夫人迅速将蜡烛插到烛台上。 三名德国军官例行巡逻检查来了,检查完了,他们听了听屋外呼啸的寒风,没有要走的意思。少校指着桌上还未收起的半截蜡烛:“夫人!好黑的屋子,为什么不点蜡烛呢?” 中尉甲马上划着火柴点燃了那个藏有秘密的蜡烛。 伯诺德夫人急忙又取出一盏油灯:“先生们,相当对不起,家里人少,忘了多点盏灯。瞧,这灯亮些!” 中尉乙一把夺回了烛台,道:“屋里这么黑,多点一支小蜡烛也行啊!”然后把烛台重新放在桌上。 杰克装作若无其事地从桌上拿过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中尉甲拦住了杰克,把蜡烛抢了过来。伯诺德夫人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先生们,要知道,柴房里很黑……” 中尉甲瞥了伯诺德夫人一眼:“夫人,在自己家里,应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应付那了如指掌的小柴房。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杰克无奈地摸黑去了柴房。搬来了一堆柴火。 中尉甲又点燃了烛台上的蜡烛。 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烛台上楼睡觉吗?” 少校盯着杰奎琳宝石般的眼睛,在灯光的印照下,显得格外的闪烁。从中尉乙手中接过烛台,他仿佛看见自己的女儿,少校笑了:“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她叫玛琳娜。” 杰奎琳像百合花绽放一样纯洁地笑了,她接过烛台:“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少校:“晚安!” 杰奎琳:“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妈妈!” 伯诺德夫人温柔地说:“晚安,亲爱的..” 杰奎琳慢慢端着烛台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教材六年级下册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6课《半截蜡烛》: 语文书课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主妇,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子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编辑本段教材第十二课

人教版第十二课《半截蜡烛》(本文是由故事改编的,改编者伋晓晶)(剧本)

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

法国,伯诺德夫人家中

人物

伯诺德夫人(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 杰克(伯诺德夫人的儿子) 杰奎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 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

情节

【一个初冬的夜晚,屋外的风猛烈地吹着。伯诺德夫人家里,昏暗的光线,一张孤零零的长桌,坐在桌边的伯诺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金属管封在一小截蜡烛中。】 伯诺德夫人:看来,只有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至于被该死的德国佬发现。 杰奎琳:(一边嚼着糖果,一边天真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啊? 伯诺德夫人 :(面容严肃)非常重要的一个秘密,亲爱的,所以对谁也不能讲。 杰克 :我知道,在下星期二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对吧?(有点儿得意地看了妹妹一眼) 杰奎琳:(嘟起了嘴)我当然也知道。米德叔叔最喜欢我了,今天他还给我带来了糖果。可是妈妈,米德叔叔为什么穿着德国佬的衣服呢? 【伯诺德夫人这时已经把那半截蜡烛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餐桌最显眼的地方。】 “伯诺德夫人 , 杰克,杰奎琳,有些事情以后给你们慢慢解释。现在你们两个要好好地记着:这支蜡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杰克 :(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放心吧,妈妈。 杰奎琳 :(点点头)妈妈,我懂。我真讨厌德国佬。 伯诺德夫人:(凝视着烛台喃喃自语)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 【过了不久,嘭嘭嘭嘭,一阵粗暴的敲门声,三个德国军官例行检查来了。很奇怪,检查完了,他们都没有要走的意思,也许是因为外面风太大了。】 中尉甲 :好黑的屋子,为什么不点蜡烛呢?(点燃了那个藏有秘密的蜡烛) 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 中尉甲 :( 不耐烦地)晚上这么黑,多点支蜡烛也好嘛。(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更亮了一些,不是吗? 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中尉乙 :(厉声)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杰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伯诺德夫人 :(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先生,要知道,柴房里很黑…… 中尉乙 :(瞥了她一眼,不满地)夫人,在自己家里,应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应付那了如指掌的小柴房。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杰奎琳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少校:(看着她那粉嘟嘟的小脸蛋,笑了)当然可以,美丽的小天使。我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她叫玛琳娜。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少校 :那么,晚安,小姑娘。 杰奎琳 :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妈妈。 伯诺德夫人:(温柔地)晚安,亲爱的。 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4、俄罗斯莫斯科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

俄罗斯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了,这个地方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尤其是老一辈的人都很向往这里,那么本篇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

俄罗斯莫斯科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

从圣彼得堡乘火车到莫斯科刚好一个晚上,夜宿列车,省一晚酒店钱。车上没敢睡懒觉,早早起来洗漱更衣,免得卫生间排队。

总听人吐槽俄罗斯人爱排队,“晓说”里高晓松也说过一段,说苏联时期人们排队买面包,后来排队买外国商品,他看到的是俄罗斯人大冬天的排队看画展;高中时学过一篇俄语课文,说的是冬天大家排队等出租车,后来大家让排在队尾的抱孩子的年轻的父亲先上车的故事不过我们看到的排队主要是因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太多导致的。

从火车站出来,在一家名为“三圣人”的中国餐馆吃了早饭,我们直奔莫斯科郊外70多公里的金环小镇谢尔盖耶夫镇。

所谓金环,是穿越俄罗斯中部地区一连串城镇的一条旅游线路,这些城镇具有古老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因此令人关注。

谢尔盖耶夫镇在俄罗斯文化和历史中占据相当显著的地位,因为它和俄罗斯最杰出的精神领袖东正教圣人圣谢尔盖息息相关。

1337年谢尔盖在荒郊丛林中建立起一座小教堂,他隐居生活潜心修行,人们传颂他的美名,修士们来寻求他的指导,后来,凡来此修身的人都自造道房自辟膳食用地,慢慢地这里发展成为一个很特别的建筑群,称为谢尔盖耶夫修道院。

由于时间很少,我们只浮光掠影地参观了这座修道院。其实修道院外的镇子也是十分值得一游的,若能住上一两晚就更好了。

大修道院中的每一座建筑无论外部还是内部都可以用精美绝伦来形容。洋葱头的教堂顶、窗棂门框上的雕刻画饰、外墙上的浮雕、内壁上的油画,还有高大的装饰精美的廊柱,还有古朴的造型别致的烛台于我而言,都充满了童话的意境。

这眼泉水在上图右侧的那个华美的天棚下面,据说这眼泉很神奇,曾经让一位瞎眼的修道士重见光明,从那以后,这圣水医治或安抚了数以万计的朝圣者的痛楚。

在上图三座建筑中间的那座粉红色的建筑叫做水井小礼堂,里面也有一个泉眼,当地人拿着各式水桶在那里排队打水,让人想到济南的黑虎泉边打水的人们。我也排了一会儿,快到我的时候,前面的两个俄罗斯老人示意让我先去喝水,哇哇,真是太好了!不拂他们好意,我一边说着“非常感谢”一边赶紧跑到泉眼旁美美地喝了好几大口,他们微笑地看着我,还问着我什么,我只听懂了“说俄语”,想必是他们以为我懂一些,唉,惭愧,上中学时学的那点儿基本都还了老师了,只好用单词告诉他们说学俄语是很久以前的事,现在都忘了。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觉得聊的很愉快,哈哈!

修道院内前来做礼拜的当地人很多,还有很多游客是从俄罗斯其他地方来的东正教信徒,他们都很虔诚。在教堂外安静地排队,进入教堂内依然安静地排队,有秩序地去祷告、亲吻圣物、点燃并放置蜡烛教堂内不允许拍照,我也得以安静地感受有信仰的人们的虔诚,并为之感动。

在一座教堂的外面我看到了一个站在角落里的妇人,她背对着我们将脸伏在石头砌的墙壁上,很久,我离开时她依然在那里。也许她在祈祷。愿她的主怜悯她。

在修道院的外面我拍到了这个年轻人。他应该是修道院中的修士吧,我猜。如此安静的笑容展现在他年轻的面庞,真让人有说不出的感动。

地导说我们运气很好,赶上了克里姆林宫开放。他说俄罗斯人很任性,克里姆林宫可以开放参观,但也可以随时关门拒不接待,没有原因。

神秘庄严的克里姆林宫外围没有戒备森严的感觉,但导游指了很多不可逾越的地方,说如果逾越,也许会有哨音警示你,也许会有警卫来架走你,更吓人的是还有可能被直接击毙

要想知道普京大帝在不在家,只须看楼上的国旗就好,如果升到顶端,就是说普大帝在家,若差一点儿没到顶,普大帝就没在家。

地导小张是个还在读的中国留学生,他说曾在带团时亲眼见过普大帝,当时团里的大妈大婶都激动坏了,纷纷拿起手机把普京作成自拍的背景,还大喊“牙六不六普京”。

不会只有大妈大婶喜欢普大帝吧?我也喜欢啊~~在莫斯科吃了好多他代言的冰激淋,还买了一块他代言的手表。

这两个庞然大物被称之为“王”只是因为它们大,实际上一个是摆设一个残次品。

大炮由于炮弹太重炮身较短而无法发射,大钟由于太大挂不到钟楼上,遇到一场火灾被泼了凉水后出现了裂痕,最后被轰炸声彻底震下一块看到它我才意识到咱们的永乐大钟有多牛。俄罗斯人把这两个摆在这里让世界人民欣赏不知是何居心。

游客中有一队俄罗斯中学生,带队的老师模样的女士在钟王下面讲了半天,又指着远处的政府办公楼讲解,我猜这应该是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吧,可惜啥也听不懂。

俄罗斯政府也是十分重视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普大帝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为保持俄罗斯的民族独立性,应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年轻一代了解自己的祖国,对祖国的未来承担责任,“作为年轻人,如果不尊重自己的国家,不尊重国家的历史和曾经取得的成就,就意味着毁灭自己的未来。”

经过钟王之后就进入到教堂广场了。这里教堂环绕,有报喜大教堂、圣母升天大教堂、天使大教堂,天使大教堂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的墓地。一个沙皇从出生洗礼到结婚典礼到登基典礼到安息,一生在此轮回了。

红场是克里姆林宫外围的广场,原来是叫(美丽的广场),二战时被广泛译成(红色的广场),并得到当时苏联人的认可。一来符合革命的颜色,二来周边“红色”建筑比比皆是,可谓满目皆“红”,这独一无二的红色,是属于俄罗斯的红色,仿佛能让人触摸到俄罗斯人特有的豪壮。

红场是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罗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场所,也是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大型庆典和阅兵活动的地方。

红墙下的墓园里有不少名人的墓,我能说的上名字的只有列宁墓、加加林墓。最著名的当是无名烈士墓了。这里埋葬着一名无名战士的骸骨,纪念所有为保卫国家民族独立而牺牲的人们。墓前的火炬从不熄灭,有卫兵守卫,白天一小时一换岗。

俄罗斯是战斗的民族,也是崇尚英雄的民族。无论在哪个城市,年轻人结婚都有到英雄纪念碑或英雄墓前敬献鲜花的习俗,而各国来莫斯科访问的政要都必须先来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否则一切免谈。

无名烈士墓上的碑文写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红场最著名的建筑——圣瓦西里大教堂。我想没有人会不惊叹它的美丽,要知道它是建筑,是建筑!我远看近看前看后看左看右看里看外看都觉得它是一件艺术品!想形容它的美丽,发觉自己读书太少,不说了吧~

俄罗斯人遇见大事就会建座教堂,这座美丽的建筑就是俄国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为了庆祝征服鞑靼人统治的喀山汗国,于1561年建立的。每个漂亮的洋葱头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以为伊凡四世应该是个心里住着天使充满童趣的沙皇,导游小哥的故事却讲他是个恐怖沙皇。据说在圣瓦西里大教堂完工的庆祝晚宴上,沙皇问建筑师还能不能建出比这座大教堂更漂亮的作品,建筑师说,能。结果沙皇为了阻止他为别人建出更美丽的建筑,挖掉了他的双眼

如果给建筑师第二次机会回答,估计他会说,圣瓦西里大教堂,只有最好,没有更好。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