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型(制作模型属于什么教学方法)

1、制作模型属于什么教学方法

模型构建是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是一种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

传统意义上的模型法教学,是指教师将微观世界通过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或物质,利用水晶彩泥、塑料球、乒乓球等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宏观表现的一种方法。

有的一线教师甚至将其无限放大,用塑料泡沫和木头材料制成大的模型,这样做的优点是现象明显,观看直观,印象深刻。

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将大单元或主题下的模型法教学进行到底,而美国一线教师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教学模型(制作模型属于什么教学方法)

2、教学模型的应用有哪些

教学模型如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和生产实践中,尤其是在教学中,它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实用。教学模型之所以能够被广泛应用在教学方面,是由于模型具备了诸多的优点。

在教学中使用教学模型,能够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入具体,也更明白。使用它可以使学生能直观的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同时模型的展示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空间。模型对于教育教学来说,也是最突出的贡献。

教学模型(制作模型属于什么教学方法)

3、什么是教学过程模型?

皮连生教授在《学与教的心理学》中按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广义知识学习阶段和分类模型,提出了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该模型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简介

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反映了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学习的思想,可概括为“六步三阶段两分支教学”(见下表1),从第5步开始,学与教分成了两支,分别指导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从上表可见,该模型注重师生的双向互动活动,为达到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无论是哪类知识的教学,教师都应该按照模型中的各阶段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 教学步骤

1.注意与预期 1.引起与维持注意;告知教学目标

2.激活原有知识 2.提示学生回忆与巩固原有知识

3.选择性知觉 3.呈现经过组织的新信息

4.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4.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

5.1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5.1指导学生复习与记忆策略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过程)

5.2经变式练习,知识转化为技能(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5.2指引学生反应,提供反馈与纠正(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

6.1根据需要检索信息,提取与建构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6.1提供提取知识的线索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过程)

6.2技能在新的情景中应用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6.2提供技能运用情境,促进迁移(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

4、第一次怎么做模型教学

第一次当老师备课,备课是为了获得最高的教学果效,也让教师有准备、有信心、有热诚地进行教学。

从教学过程来说,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层次清楚,突出重点。

第一次授课内容及教学计划对新带的学生,第一节课都是给他们做一份相应年纪水平的综合测试题。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